佛指舍利和影骨是什么?
问:佛指舍利和影骨舍利是什么?
答:影骨,就是现在所讲的“仿制品”。
1981年8月4日凌晨1时57分,中国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法门镇法门寺真身宝塔的半壁在大雨中崩塌。1985年陕西省政府决定重修法门寺真身宝塔,仅存的另一半壁宝塔被拆除重建。
1987年2月底重修宝塔,于农历四月初八佛诞日,“从地涌出多宝龛,照古腾今无与并”,发现一个密封了1113年的唐代地宫。
从地宫中,发现了释迦牟尼佛佛指舍利一枚和影骨舍利三枚,以及唐朝历代帝王大臣供奉的2499件金银器、琉璃器、丝织品、法器、八重宝函等稀世珍宝。其宗教价值、学术价值都非常高,举世震惊,被有关学者誉为“世界第九大奇迹”。
佛指舍利被安放在五重宝函之内。第一重宝函为铁质,出土时已锈迹斑斑,呈深褐色。第二重宝函紧套在第一重宝函之内,是一个精美的银质鎏金函,函身雕有四十五尊造像。第三重宝函是一银包角雕花檀香木函。第四重宝函是一副水晶椁,椁顶嵌有黄、蓝宝石各一颗,椁盖雕有观音菩萨坐像。第五重宝函是置放在雕花棺床上的玉棺,棺盖雕刻普贤菩萨像,棺内供奉释迦牟尼佛佛指灵骨。
与佛指灵骨一起出土的,还有三枚影骨。据地宫出土的相关文献记载,所发掘的第一、二、四枚佛指舍利质似白玉,为“影骨”,唯独第三枚微黄似骨质,表面稍有裂痕和斑点,并分泌出些许似骨质的粉粒状物质,是为佛指“灵骨”。
影骨即灵骨之影应、复印、应现,以表示佛法随机而应,应化无穷。影骨与灵骨又是不一不异的关系。
制造佛指舍利影骨的目的之一,是避免佛指舍利遭到损毁。
本文为 正如法师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